我國農田土壤污染日趨嚴重,農田土壤受污染率從 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的不足 5% 上升至目前的 19.4%。農田土壤污染的三大污染源是化肥、農藥、農用地膜、化肥、農藥、農用地膜的過量、不合理使用是造成農田土壤污染的直接原因,所以Soil remediation迫在眉睫。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表層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城市土壤污染所引發的環境問題進一步凸顯。為了系統研究我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193個地級以上城市規劃區表層土壤13種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污染水平和暴露風險,收集了18895個表層和4675個深層土壤樣品的分析數據;利用地累積指數(Igeo)和綜合污染指數(IPI)對土壤微量元素的污染水平進行了評價,采用相關健康風險評估方法量化了居民暴露于城市土壤的健康風險。包含全部省會城市193個地級以上城市在全國的分布情況:遼寧省(10)、吉林省(6)、黑龍江省(4)、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10)、山東省(17)、上海市、江蘇省(13)、浙江省(10)、福建省(7)、廣東省(9)、海南省(3)、陜西省(5)、山西省(9)、河南省(15)、內蒙古自治區(3)、湖北省(12)、湖南省(8)、江西省(6)、安徽省(11)、云南省(2)、貴州省(1)、四川省(10)、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5)、甘肅省(4)、青海省(1)、寧夏回族自治區(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西藏自治區(1)。

農田土壤污染會導致植物體內積累污染物,然后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人類食用了含有殘留農藥的食品后,農藥轉移到人體內,經過長期積累會引起人體內臟機能受損,造成慢性中毒,從而影響人體健康。農田土壤污染破壞植物、土壤動物(如蚯蚓)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長和繁衍,影響正常土壤生態過程,從而影響土壤養分轉化和肥力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中可能會發生轉化和遷移,繼而進入地表水、地下水及大氣環境,從而影響其他環境介質質量。

對于農田土壤污染的防治對策,相關學者進行了研究。土壤一旦被污染,要想清除其中的污染物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土壤污染預防要優于土壤污染治理。根除污染來源,控制源頭,是避免和解決農田土壤污染切實有效的辦法。保護未被污染的農田土壤,治理已被污染的農田土壤,是農田土壤污染全面防治的必行之路。

需開展區域環境連片整治和土水氣的綜合治理,做好源頭治理工作。一是強化灌溉水源質量監控工作,加強農田與周邊河流、灌渠綜合治理,做好灌溉水渠河道污染底泥清理與治理,嚴控未經處理和處理不達標的污水灌溉農田。二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研制開發低毒、低殘留的新型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做到科學用藥;根據蟲情、作物種類和生長情況合理選用農藥,減少農藥的使用范圍和次數,改進施藥方法,提高施用效果。三是強化環保意識,加強化肥、有機肥質量監控,推廣科學配方施肥技術,做到化肥與有機肥比例合理;改進施肥技術,如銨態肥料和尿素深施,磷肥按照旱重水輕的原則集中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嚴格實行農用地膜生產標準,推廣可降解農膜或可回收農膜,降低農用地膜在農田土壤中的殘留量,嚴控農用地膜對土壤的污染。同時,鼓勵使用可降解農膜,加強廢舊農用地膜的回收利用,采取相關措施調動企業和農民的積極性,把殘膜的危害降至最低。

另外,應加快發展生態農業,采取秸稈還田、生物固氮、輪作倒茬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科學合理利用化肥和農藥;把種植業、牧業、林業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具有生態環境合理性和低能耗新型綜合現代農業可持續的發展體系,積極推進試驗示范區建設。